机械-开口爽滑剂在塑料薄膜中的应用_0
1、前言 塑料工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塑料助剂的发展。从早先的加工助剂发展到利用助剂已是1个奔腾。开口爽滑剂就是其中1例,在发展中使其得到完善。最早的开口剂是无机的滑石粉、硅藻土等;中期发展到有机的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及EBS衍生物等;目前合成2氧化硅作开口剂在薄膜中的利用也较为广泛。所有这些助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机开口剂有大量的析出物在薄膜表面,影响薄膜的印刷性、热封性及色采;无机开口剂的分散问题1直是生产中的难点,若在配方中加入润滑剂及有机分散剂就1样产生析出物;2者对被包装物的污染是很严重的,特别是在食品包装、液体包装、药品包装等领域。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开发了新型开口爽滑剂-SK系列产品,以到达解决上述之不足,满足包装薄膜行业的要求。 2、工作原理 塑料薄膜的粘连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缘由:1种是由于薄膜闭合后膜间构成真空密合状态,不容易分开;另外1种是薄膜成型后其表面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在两片薄膜闭合后产生了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缠绕,使其没法打开强拆土墙房怎么办。事实上造成薄膜开口困难的缘由是2者共存的,且后者是主要缘由。早期的无机开口剂就是使薄膜的表面产生凸凹不平来减少膜问负压使其分离;后期的有机开口剂是在薄膜表面构成1层润滑膜,降落薄膜的摩擦系数,使之不相互粘连。2者同时也阻碍了分子链之间的缠绕。但这些开口剂都存在上述提到的不足的地方。 新型开口爽滑剂的工作原理是:选用纳米级的2氧化硅粉体,使其在树脂中分散到微米级的颗粒,这类颗粒是由2氧化硅本身的聚集能构成,没有添加任何辅助助剂。该种颗粒是多孔有间隙的、不规则的、比表面积很大的松软颗粒,其直径为卜2微米,比表面积为550—600平方米/克。聚合物在加工进程中大分子链的末端被2氧化硅颗粒的空隙吸入,该颗粒同时成为成核中心使其结晶。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外露的分子链,使两膜接触时没有大分子链的缠绕,从而解决了开口问题;同时也由于分子链的不外露,薄膜在经过物体摩擦时也减轻了吸附力,从而增加了爽滑性能危房鉴定强拆怎么办。 3、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特点3.1目前开口剂存在的问题 无机开口剂加入量大并且分散困难拆迁房子不给赔偿怎么办,影响薄膜的透明度、强度。 有机开口剂存在析出物影响薄膜的色采、热封性、印刷性,同时污染被包装物。 3.2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特点 不含任何易挥发物及析出物,保证了被包装物的质量; 提高薄膜的透明性及表面光洁性; 对薄膜有补强作用,提高抗蠕变性能; 提高薄膜在高速包装线上的抗黏结性;不影响薄膜的加工性、印刷性、热封性; 无毒、无污染,可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3.3新型开口爽滑剂的物性指标(见下表)3.4与其他开口剂的比较(见下表) 4、使用方法 新型开口爽滑剂适用于聚烯烃的吹塑成型、流延成型,他的加工性能与聚烯烃相同,无需改变工艺条件,加入量1般为0.5—1.5%。可根据原材料的黏结性及产品特性的要求做适当的调解。使用时将母料按所需比例与原料树脂混合均匀加入挤出机即可。(王宗宇 陈卫) 《中国包装》